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台退役中将:军事互信机制议题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1-01-25 00:18:50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议题及其解决

  一、军事互信与政治互信的关系

  由于大陆方面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任何两岸交流中的措施,都针对此前提保持疑虑。故主张“先政治、后军事”,并引用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的理论:“战争乃是一种政治行为的延续”,以支持此一论点。我们深知,在两岸政治僵持中,最难以解决的即是国家定位,国家认同问题,不但存在两岸,亦存在台湾的蓝、绿阵营之间。迄目前为止,在两岸间各有坚持的状况下,这个争议尚难看到一个共同能接受且彻底解决的方案,若要达成政治互信的现实,恐难在短期间实现。况依克氏的理论,若已达成政治互信,则两岸的难题已决,又何须要政治延续的军事互信呢?

  引用克氏对上述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不能忽略克氏亦说:“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谈“军事互信机制”更不能忽略此机制的本质,纯是一种政策工具,特别是政治操作的工具。现今,两岸关系的推动,在已有“九二共识”的基础,虽然仍存有解释上的模糊、弹性,但已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双方可接受的“一中”,提供两岸交流及和平发展的先决条件。

  二、撤除对台飞弹的议题

  撤弹的议题,很容易与1996年台海飞弹危机产生联想。危机的主因在中共的飞弹演习,危机虽然早已结束,却造成台湾安全防卫上的简单思考逻辑:台湾的“国防安全”问题,来自中共武力威胁,而其武力威胁在于针对台湾部署的飞弹;台湾的安全系于美国对台的安全承诺,而美国航母投射到台海,即是此安全防卫承诺的保证。显而易见的,台湾要求大陆撤弹为安全首要,与上述逻辑不无关系。

  虽然,撤除对台飞弹是军事议题,但亦是一个具有高度敏感的政治议题。在台湾更是一个具有选举影响力的议题,故政治人物及媒体都不时藉机炒作。就军事或安全防卫的观点而言,设置飞弹在国家防卫与军事挑衅间是很难予以厘清的。依目前两岸撤除对台飞弹议题的发展来看,它已不是军事议题而是政治议题,最终是政治解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