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台退役中将:军事互信机制议题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11-01-25 00:18:50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建立的战略环境

  马“总统”认为,过去台湾内部人士“受内战与冷战影响”或“被悲情束缚,希望不计一切改变现状”,导致破坏台湾社会和谐与制造国际紧张;这是马政府面临地缘战略上,军事及政治的挑战。此番话的意涵,即道出两岸关系的发展,受到“国共内战的历史情结”;“地缘战略的权力架构”;“台湾独立的意识形态”;三个重要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理解,这三个因素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且常受时空环境的变异,而互有消长。由于台湾在主观力量上,处于劣势,故在地缘战略上,受到强权权力的支配,任何战略行为,亦脱离不了外在战略环境的约制。

  一、国共内战历史情结的终结

  从国共关系的历史发展,认为两岸的冲突,端在国共内战的延续,这种看法,甚易理解。在冲突形式中,国共内战的历史情结,应属新自由主义所谓的“政治体制之认同”。简单的说,即“三民主义”对抗“共产主义”。但在国共内战期间,这两种政治体制,根本未在政治现实中出现,故仍属一种意识形态之争。但这些历史,随着岁月的消逝,“本土意识”的兴起,在两岸关系发展上已逐渐淡化。

  2005年4月连战主席率团访问大陆,与胡总书记在北京举行会谈,会后发布共同新闻公报称,两党承诺,共同促进包括“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等工作,建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架构,包括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此一宣示,代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象征国共内战历史情结的终结。又因,我“动员戡乱时期”的片面宣布终止,对我而言在法理上,已没有国共内战的存在;而近期两岸的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对台湾社会已难感受到国共内战持续的氛围。

  二、台海地缘战略权力因素的改变

  台海地缘战略形势,系属西太平洋地缘战略权力架构的一支,这种权力架构,亦即二战后东西方的冷战形势。系美国为防杜共党势力的扩张,对于国际秩序上的设计,并在此重构的政治体系上,展现出霸权支配的痕迹。此架构经韩战及“八二三台海战役”逐渐定型,并使两岸分属不同阵营,确立两岸半世纪以来的对抗形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