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赵春山:撤弹风暴?别坏两岸大局

http://www.CRNTT.com   2010-08-10 11:57:07  


赵春山教授
  中评社台北8月10日讯/淡江大学中国大陆所教授赵春山今天在《联合报》发表文章“撤弹风暴?别坏两岸大局”。作者表示:“两岸刚刚完成ECFA的签署,在双方‘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共识下,目前想要立刻启动敏感的军政议题协商,恐怕是一种‘大跃进’的思考方式。尤其台湾正值五都选举前夕,执政的国民党不可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拿这种高度敏感的两岸协商议题来‘自找麻烦’”。文章内容如下:

  中共国防部发言人的一席“撤弹说”,为本呈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激起了阵阵涟漪。我们衷心期待这只是一场茶壶里的“小风暴”,也盼望双方都能静下心来,认真体会马英九日前所说,“台湾与大陆打交道应出以‘智’,大陆对台湾应出以‘仁’”的态度,来处理那些敏感的两岸问题。

  当对岸军方首次释出“撤弹”的讯息后,有人虽然对于时机的选择,感到些许纳闷;但基本上,我们认为这是一项善意的举动。尤其是,对岸透过军方传达这个充满政治意味的讯息,意义更是非比寻常。因此,台方“国防部”在第一时间作出略带保留的“乐观其成”的回应,应是反映了执政当局的立场。换言之,我们认为对岸强调“一个中国”前提,是一个相当“制式”的说法,不足为奇。至于说到透过“军事互信机制”来达成“撤弹”的目的,这也需要经过一个协商“军事互信措施”的过程,不是单方面说了就算。

  事实上,两岸刚刚完成ECFA的签署,在双方“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共识下,目前想要立刻启动敏感的军政议题协商,恐怕是一种“大跃进”的思考方式。尤其台湾正值五都选举前夕,执政的国民党不可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拿这种高度敏感的两岸协商议题来“自找麻烦”;对岸也不会昧于形势,硬要选择这个时机来“强人所难”。既然协商“撤弹”的时机没有成熟,台湾又不认为“撤弹”有协商的必要,则在前提并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中共的这项善意,我们除了表示“心领”,还能说些什么?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