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军事对话 两岸互利

http://www.CRNTT.com   2010-08-05 11:35:21  


两岸军事互信是民众高度认同的议题
  中评社台北8月5日讯/东海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暨大陆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潘兆民今天在《中国时报》发表文章“军事对话两岸互利”。笔者主张“在两岸签订ECFA后,马政府应尽快思考如何与中国大陆进行非军事或军事的政治对话,并思考如何运用可操之在我的筹码,去证明并提升台湾无可取代的战略价值。”文章内容如下:

  从日前大陆学者提出了两岸共同协防开发南海的倡议,到近期中共国防部公开提出撤弹说,甚至有关军事部署问题皆可谈。可以看出,自从两岸签署ECFA后,大陆两岸关系研究单位、学界到国防部的正式对外发言,皆不断释放出两岸应开启军事对话并探讨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的讯息,大陆是很有准备的。笔者认为对于中共所释出的讯息,马政府值得注意而且要有所准备。

  依据笔者审视,二○○八年两岸关系出现了实质性突破,尤其是两岸在签订ECFA后,中共的台湾问题专家们皆认为,ECFA更拉近了两岸之间的空间距离,也促进了两岸民众心理、情感的接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时期的到来,为两岸在军事对话,甚至是合作提供了历史机遇。所以,他们认为,中国对台战略观念的内涵,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军事对抗,变得更加丰富。大陆需要新的战略思维,以便为两岸合作拓展更大的空间。

  前美国亚太助理国务卿谢淑丽(SusanShirk)在接受专访时,就曾指出:“中国过去老是习惯透过华盛顿来解决台湾问题,我们总是告诉他们,这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你应该自已去跟台湾谈,现在他们这么做了,这是一个好消息”,她也认为“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着眼,两岸对谈是一个好消息,如此可以降低美国卷入两岸军事对抗的风险,同时也对台湾人民的经济福址有助益。”

  面对中国对台战略思维不断地与时精进,笔者认为马政府不应逃避,而是要更积极去准备,并且应适时抛出与中共进行政治对话的各种议题,将两岸建构军事互信视为维护台海安全的选项之一,这是一种战略思维的运用。就如同台湾与中国大陆签订ECFA,其背后的经济战略思维是由中国通向世界,因为签订ECFA之后,美国与日本甚至于许多亚太国家都愿意更提升与台湾的经贸关系。据此,当台湾在思考与中国大陆建构政治与军事互信平台的同时,亦就是当台湾打出中国牌时,只会影响美国、日本甚至是其他亚洲国家,更加重视与台湾的安全关系,亦更加凸显台湾在亚太安全上无可取代的战略地位重要性。

  当然,目前两岸军事关系是两岸关系中最弱的部分,与两岸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相比,两岸在安全领域中,特别是在两岸的军事互信上,仍然远远地处于严重落后的情势。的确,在两岸间缺乏政治互信的情势下,两岸军事关系仍然保有某些“零和”特性,这对台湾安全是不利的,更对整个东亚的区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诚如谢淑丽在专访时指出:“中国的崛起,非不利于台湾,中国太弱才是风险,台湾真正该担心的是中国内部发生动荡,这可能会促使内部鹰派抬头,与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汇流,最后逼使中国领导人采取极端行动,反而有损台湾利益,威胁台湾安全”。笔者认为撤不撤飞弹,并非台湾所应关切的重点。台湾要关心的是,两岸可否由军事对话甚至是军事互信机制的建构,于冲突前事先化解危机。所以,开启军事对话,方能保有台湾安全的长治久安。

  两岸军事关系是两岸关系中最敏感的部分,也是最具有指标性意义者。笔者建议,两岸应从非军事的、非传统安全的,如海洋合作、海洋资开发、污染的解决等等海洋经济与科技研究的合作开始,进而进入军事对话。

  面对中国崛起,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以及中美两强在东亚竞争实力消长的变迁情势下,笔者主张在两岸签订ECFA后,马政府应尽快思考如何与中国大陆进行非军事或军事的政治对话,并思考如何运用可操之在我的筹码,去证明并提升台湾无可取代的战略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