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美战略互信 不能一蹴而就

http://www.CRNTT.com   2009-12-05 08:11:53  


中美战略互信决不是通过几次访问,或签几个协议,就能一蹴而就地建立起来的。
  中评社北京12月5日讯(评论员 余永胜)奥巴马访华后中美关系的走向,可谓见仁见智,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双方的战略互信仍严重缺失,二是战略互信的改善空间有很多局限。在此情况下,目前双方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特定的空间内,将战略互信提高到区域的上限。 

  中美战略互信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中美联合声明》之所以高度强调战略互信,就是因为这方面严重缺失。这一点,可以证明的例子太多了。9月16日,美国公布《国家情报战略报告》,把中国列为最主要的利益挑战国之一;随后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表示,支持研发B—3远程轰炸机,以应对“中国这样的挑战者”;11月20日,奥巴马前脚刚走,美国国会就发表报告,称中国正在积极偷取美国机密,以增强军事和经济实力,又称中国还对美国电脑网络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 

  有人可能会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说了很多为中美关系造势的话,似乎与国会、军方和情报机构有明显差异。这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美国外交政策是各种利益集团合力作用的结果,不是行政分支能完全左右的;二是作为国家的“法人代表”,美国政府的涉外言论有很浓的外交策略成分,反倒是国会和情报部门常口无遮拦说出“真心话”。 

  既然双方的战略互信严重缺失,接着就要考虑战略互信的提升问题。这就要从导致双方互信缺失的原因说起,可从中美两方面分析。从美国方面讲,其对中国有很深的“制度疑虑”,担心中国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走向威胁美国的可能;从中国方面来看,其对美国长期干涉中国内政,一直耿耿于怀。这方面,台湾问题居核心位置,其它如人权、西藏等,中国政府也都深为不满。 

现在的问题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两方面的问题都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改变:中国不可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美国的“制度疑虑”也就不会消失;美国有《与台湾关系法》在案头,干涉台海事务的企图也就不会放弃。至于人权、西藏等问题,山姆大叔的“传教士情结”深植于宗教、文化、制度之中,能有所收敛就不错了。 

  所以,至少从宏观层面讲,中美战略互信的改善空间并不宽阔。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特定的范围内,将双方战略互信提高到区域上限。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在导致战略互信缺失的原因中,“制度疑虑”居基础地位,那双方无疑应在此问题上更新观念。对于美国来说,除了不应执著于推广其制度与价值观外,还应看到,中国的政治文明一直处于不断的进步中。美国应用动态的眼光,充分看到中国的发展变化,而不能一味地苛责求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