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闽南方言与两岸文化交流调研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4-06-26 16:02:38  


闽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两岸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家庭亲密度与归属感需要的差异分析
  中评社╱题:闽南方言与两岸文化交流调研分析 作者:王卓亮(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陈顺森(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应用心理研究所教授、心理学博士;黄亮(漳州),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院长/应用心理研究所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摘要】两岸文化交流是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闽南方言则是两岸文化交流的纽带与媒介。闽南方言是闽南族群身份认同与精神认同的核心元素,充分发挥其优势,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重要途径之一。青少年是闽南方言赓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主体。本研究采用《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量表》、《归属感需要量表》与《家庭亲密度分量表》,调查了福建闽南地区与台湾地区共378名青少年。结果表明,海峡两岸青少年对闽南方言均持积极认同态度,闽南方言可作为提升两岸同胞交流与信任的情感纽带。同时,归属感需要在家庭亲密度与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揭示了家庭亲密度与归属感需要是影响闽南方言传承的重要因素。以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家庭为单位,倡导弘扬闽南方言,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对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浩瀚,是多元地域文化幷存与发展的结果,闽南文化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中华文化的繁荣与昌盛作用不可忽视。闽南方言承载和传递着丰富的闽南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是闽南族群身份认同与精神认同的核心元素。因此,保护和传承好闽南方言,有利于提升海峡两岸同胞信任与交流的品质,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闽南方言是闽南族群知识、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在增进人们情感交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平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瞭解两岸同胞对闽南方言的态度,是传承与发展闽南方言的预见性指标。方言态度是人们对某种方言的使用价值的看法,其中包括对此方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等的看法①;方言态度也是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人们对某种方言的态度,是该方言社会地位的体现②;语言态度是对不同语言及语言使用者的情感、认知与行为的价值反应③。另外,亲子关系的质量影响孩子对母语的态度,当家长与青少年保持更加良好的关系时,青少年对母语有着更加积极的态度,他们将对家长的情感延伸到了母语之中,有着更强使用母语的意愿④。家庭亲密度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归属感,家庭亲密度越高,学生在学校里的归属感越高;反之,家庭不满意度越高,学生在学校的归属感也越低⑤。可见,家庭亲密度是影响语言态度及个体归属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索闽南方言态度、家庭亲密度及归属感需要三者的关系,能增进我们对影响海峡两岸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内外因素的理解。

  闽南方言是闽台两地共同使用的方言之一, 对促进两岸同胞文化与情感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是闽南方言赓续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两岸一家亲”的主体,他们对闽南方言的态度直接影响闽南方言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在新时代让海峡两岸青少年更好地接受和使用闽南方言、熟悉幷热爱闽南文化,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以闽南方言态度为切入口,探索影响闽台青少年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内外因素,以期助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和祖国完全统一。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方式,利用《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分量表》、《归属感需要量表》与《家庭亲密度分量表》作为量化标准。问卷调查工具为网络上的“问卷星平台”,面向福建闽南地区和台湾地区青少年施测,共回收有效问卷378份。其中,男生132人,女生246人;福建283人,台湾95人;平均年龄为16.16岁。所有测试者均通过问卷星填写完成如下量表:

  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量化标准采用自编的《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37,分半信度为0.912。 

  家庭亲密度量化标准采用费立鹏等编制的《家庭亲密度分量表》⑥,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3,分半信度为0.911。

  归属感需要量化标准采用Leary等编制的《归属感需要量表》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重测信度为0.87。

  三、研究结果

  (一)海峡两岸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家庭亲密度与归属感需要的差异分析

  对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家庭亲密度与归属感需要进行地域差异分析(见表1),福建闽南地区(M =3.87)与台湾地区(M =3.59)青少年在闽南方言态度总分及三维度上得分均在中上水平;福建闽南地区青少年在家庭亲密度(t=1.892*)、闽南方言态度(t=3.220**)、方言认知(t=4.115***)、方言传承(t=4.683***)的得分显着高于台湾地区;另外,福建闽南地区(M =4.89)与台湾地区(M=4.69)青少年的归属感需要都较高,但差异不显着。

  [表1:两岸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家庭亲密度与归属感需要的差异分析]

  (二)回归分析与中介作用检验

  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亲密度越高,对闽南方言持有越积极的态度(t=4.032***),对方言认同度越高(t=9.100***)、方言能力越强(t=4.689***)、方言传承意愿越积极(t=6.633***);家庭亲密度越高,归属感需要也越高(t=4.586***)。

  以家庭亲密度为自变量,闽南方言态度为因变量做中介效应检验。家庭亲密度对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的直接效应显着(β=0.388),家庭亲密度可通过归属感需要正向影响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β=0.026),且归属感需要在家庭亲密度与青少年闽南方言态度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见图1)。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