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郑永年: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1-05-31 15:14:37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
  中评社北京5月31日讯/“国企的出路在哪里?一些人开始谴责改革,开始否认1990年代所进行的国企改革。国企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和1990年代开始的改革有关,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单纯地谴责改革,而是要进一步深化国企的改革。就是说,问题并不在改革的方向,而是改革没有得到深化。”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的文章“中国国有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内容如下: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仍然扮演着很重要的一个角色。但是,近年来,国有企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公众抱怨的对象。公众对国企的不满有其深刻的原因,因为国企的行为在很多方面,对中国经济乃至社会和政治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国企的进一步改革不可避免;不改革,国企不仅无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会对执政党的合法性造成巨大的冲击。

  国企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在很多方面都作了尝试,但整个1980年代并没有找到改革的突破口。真正的突破口发生在1990年代,是在朱熔基任副总理和总理期间。当时政府的做法主要有三。

  一是国企的法人化和企业化。此前,国企很难说是企业,因为其承担了很多非企业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说,每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不仅有经济功能,而且也有政治和社会功能。这种形态的国企当然和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想吻合的。1980年代所做的只是放权让利,即政府把更多的利益让渡给企业,使得企业有动力去追求利益。朱熔基期间政府实行的法人化目标,是要把国企转型成为真正的企业。这个目标可以分解成不同的方面,目标的达成也需要一些时日。当时的改革强调的是把诸多社会功能从国企分解出来,这方面也的确做到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