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高油价会把中国经济带向何处

http://www.CRNTT.com   2011-03-28 09:25:48  


  中评社北京3月28日讯/不断攀升的国际油价是否会打断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在国际石油期货价格突破“百元大关”之后,全球经济的神经骤然紧张起来。

  中国青年报发表众石的文章称,国际能源机构最近预测称,鉴于石油设施损毁和西方各国的军事行动,利比亚石油出口可能“中断数月”。市场人士称,利比亚石油供应持续短缺,可能一路推升油价至2008年出现的每桶140美元上方。

  利比亚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石油出口量排世界第15位。据国际能源机构发布的数据,利比亚去年原油产量为每天160万桶,约占全球产量2%。但自利比亚国内2月出现动荡后,该国原油日产量降至不足40万桶,直接影响世界原油供应。

  这显然对世界经济是个坏消息。本来,人们预测2011年是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的“复苏之年”。许多国家都调高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中东局势动荡来得突然,预期一夜间改变了。有分析人士认为,油价突破每桶120美元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拐点,这可能使全球GDP下降2%。“二次探底”的声音也出现了。还有人说,更高的油价将使世界经济出现“滞涨”。 

  有的学者把中国称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增长的“龙头”。不过早在年初,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就表示,中国“需做好应对长期高油价的准备”。目前发达国家平均每人一年消耗17桶原油,而中国只有2.35桶,美国是22.18桶,是中国的10倍。如果让新兴经济体“领跑”全球经济,只要把消耗水平提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全球的石油增长量每天就需要2000万桶。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预期增长150万桶,约为8860万桶。长期看,需求偏紧、供给不足,高油价很难下来。

  供需分析只是一个观察角度。事实上,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这一轮高油价的罪魁祸首是“火上浇油的全球货币政策”。自从美联储去年开启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泛滥的“美元洪水”,就在全球市场四处寻找投机空间。这其实与最近狂涨的国际粮食价格是同一个道理——“热钱”操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