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日本地震中国经济要筑“防波堤”

http://www.CRNTT.com   2011-03-22 08:58:26  


  中评社北京3月22日讯/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九级大地震,迄今已过去整整十天。由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和对核电站的破坏,已经对日本的经济社会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京华时报发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长安文章表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突发意外,必然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一场同样震级的“大地震”。中国是日本的近邻和主要贸易伙伴,更应该未雨绸缪,尽早筑起日本地震冲击中国经济的“防波堤”。

  文章分析,一方面,日本大地震对中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日本是中国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从短期来看,中国对日的进出口均会受到影响,而且进口的影响要大于出口。虽然这有助于缩小中日之间的贸易逆差,但对产业链处于下游的中国来说,诸多依靠日本进口的企业会受到技术和产品短缺的困扰。

  事实上,由于半导体芯片、液晶面板等日本优势IT产业在这次地震中受损较为严重,已经导致全球供应链的中断。以芯片业为例,2010年日本芯片企业的销售收入约为638亿美元,约占全球芯片市场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中国每年进口的芯片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日本,在地震发生后,芯片价格已经出现了20%以上的涨幅,而且多家厂商因为缺货不得不临时停产。此外,中国44%高端钢铁产品进口和27%的铝产品进口来自日本,这些产品的供应中断同样会导致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

  更重要的是,日本大地震会使中国的核电建设放慢步伐。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商品中,最大的单宗商品是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2010年的进口额为335亿美元,占比达到22.4%。而大力发展核电已列入“十二五”规划,总投资额数以万亿元。目前我国共有28台核电机组在建,38台左右核电机组建设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涉及核电机组总数超过60台。受日本核电站泄漏的影响,国内已经暂停审批所有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核电项目。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