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河南郏县:豫见东坡,归去来兮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9:06:44


 
  如果以“官位有多高”的标准来审视,性格过于耿直以至于“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仕途着实多舛。但若从“为生民立命”的角度复看苏轼,他的政绩可圈可点,是个为政一地、造福一方的实干型官员。

  熙宁七年(1074年)秋,密州大旱。迎接前来赴任知州苏轼的,是一场触目惊心的蝗灾:“自入境,见民以蒿蔓裹蝗虫而瘗之道左,累累相望者,二百余里;捕杀之数,闻于官者几三万斛。”

  见状,苏轼当即上书朝廷请求减免秋税,并亲自带领民众,奋力扑杀蝗虫:用火烧、用泥埋……终于使得“蝗不复生矣”。

  翻看苏轼的履历不难发现,在他的治下,总会有不少“民生工程”。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则要数抗洪救灾、兴建水利。

  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知徐州,遇到连续暴雨导致的黄河决口。眼看着滔滔洪水汇于徐州城下,马上漫过城墙,苏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亲率全城吏民塞城门、固城墙、筑堤坝、抗洪水。

  如今的徐州城中,仍屹立着为纪念抗洪胜利而修建的黄楼,似在诉说当年的惊心动魄。

  而到了元佑五年(1090年)前后,履职杭州的苏轼,看到西湖已因长期未疏浚而淤塞过半,杂草丛生,百姓也吃水困难,便着手组织了一个“大项目”——疏浚西湖。

  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开挖湖内淤泥、疏浚周边河道、修建堰闸以调蓄水量……更巧妙的是,苏轼还指导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条南北走向的堤岸,不仅改善了西湖周围的生态环境,也以“苏堤”之姿,赋予了西湖全新的美学价值。

  哪怕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一贬再贬的苏轼,也不忘从政初心。

  绍圣四年(1097年),已年过六旬的苏轼被贬海南,谪居儋州。“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生活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通过苏轼的文字可见一斑。

  但更令苏轼忧心的,是当地落后的教育。在《和陶示周掾祖谢》一诗中,苏轼痛心感叹:“闻有古学舍,窃怀渊明欣。摄衣造两塾,窥户无一人。”

  怎么办?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