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 
中评论坛:汪道涵的思想泽被后世

http://www.CRNTT.com   2013-12-23 00:12:32  


 
             郭震远:二老心系国事  进入深水区更需理论创新引领

  参加这个会议,我同大家一样,心情都很高兴。听了前面几位的发言,我还真有一点不一样的感觉。刚在念驰说希望大家以“陌生人评论陌生人”的方式来评论他的著作,同在座的各位比起来,我和念驰确实属于“陌生人”,我们的直接接触并不多。但这种“陌生”也仅是形式上的陌生,对于念驰在他文章中所论述的看法和观点,应该说又是比较熟悉的。

  刚才伟峰说要我讲讲宦老和汪老两位老先生的交集,前面的我不瞭解,我只能说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的第一个十年中,这两位老先生的来往还是非常密切的。当时,宦老在上海接受治疗后,在兴国宾馆疗养了4个月,在此期间,宦、汪二老交流十分频繁,大概一个星期总有两、三次。当时我在上海照料宦老的一切事务,也有幸能与汪老结识。十分幸运的是,他们二老见面谈的都是天下大事。汪老去世后,我写了一篇怀念汪老的文章,回忆了当时二老会谈的场景以及我在旁边受教的情况。我觉得,这两位是真正的巨人级的人物。可能一般人看来,他们的官阶还达不到“巨人”,但是,当时我在一旁聆听的时候,就感觉是在面对两位巨人。

  安林之前说的话,我非常赞同,这就是我当时在二老身边旁听了两、三个月的感受。他们的谈话同民族的命运有着高度的联系,用官场上的话说,在官僚体系中,他们只能属于“二线人物”。汪老当时名义上已经完全退休了,而宦老也是位居闲职。但他们对于世界的形势、对于中国的前途是发自内心的关切,这也是让我至今都记忆犹新也深受教益的。第二,像安林刚才讲到的,两个老人的战略观、大局观是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探讨问题的时候,特别是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时,不是就事论事,仅考虑一个方面,而是将国内外,历史、现在与未来的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当时如果像安林说的,拿个录音机…

  严安林:这样就能留下点资料了,当时没有这个意识。

  郭震远:一点这样的意识都没有,听得觉得非常带劲,开玩笑地说,当时如果带个录音机,现在也是奇货可居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非常遗憾,但历史就是这样,遗憾也没有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