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秋风:四大名著当重新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1-09-02 15:19:39  


 
  上世纪50年代,胡适先生在大陆遭到猛烈批判,起因正是他的红学弟子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诡异的是,也正是从那个年代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其中包括胡适极力推崇的白话小说。官方组织撰写的文学史也开始把四大名著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认真地讨论。 

  出现这种诡异局面,原因并不复杂。整个新文化运动的目标是颠覆传统,激进知识分子认为,只有摧毁传统,才能改造国民性,塑造适应现代化的“新人”。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摧毁传承儒家价值体系之正统文体,也即经、史、子、集。顾颉刚等人发起的古史辩运动即致力于摧毁经、史传统,立白话文为文学正宗则是为了摧毁子、集传统。

  上世纪50年代以后的文化、文学政策,与此一脉相承,而且更为极端。这个时期官方强调文学的人民性,从文体上则主张文学的通俗性,为大众喜闻乐见。四大名著合乎这个标准。当时,传统文化在教育体系中几乎完全消失,四大名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陡然提高。“文革”结束后,传统获得局部恢复,“四大名著”优先进入人们的视野。各家出版社争相成套印刷四大名著,其名号也完全定型,俨然成为传统文化的代表。

  应当承认,在明清两代,乃至于二十世纪,贩夫走卒确实热衷于《水浒》、《三国》。以白话文写作的四大名著确有其文学史的价值,四大名著所表现的价值也确实是传统的。但是,从文学、文化两个角度看,四大名著都不能算传统之“正经”。引用人类学的概念,四大名著只能属于“小传统”,而不在大传统的范围内。在古代社会,这一点是清清楚楚的,所以,他们的作者或者使用假名,或者是不入流的文人。这一点就决定了,从中国文学的大传统看,四大名著的文学形态是粗糙的。更不要说它所反映的价值也是比较庸俗的。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人从四大名著中发掘人生、职场智慧,包括百家讲坛大讲三国,都不免厚黑学倾向。 

  在经历了二十世纪的文化弯路之后,文学界、文化界、教育界恐怕有理由对四大名著的文学与文化地位给予重新评估。人们应当从四大名著头上脱下本来不属于它们的桂冠,让其回到在小传统中的正确位置上。 

  这一点,对于当下中国是十分重要的。过去一百年是国人与自己的文化传统愈行愈远的时代,国人已为这一时代性错误付出了巨大的文化、社会与政治代价。鉴于这样的教训,民众、知识界甚至政府都已经产生了回向传统的意愿,尽管程度不等。若欲接续、发展传统,就应认准“正经”,即古人所说的经、史、子、集,以免浪费精力或误入歧途。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