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国要谨防基层政权“悬浮”

http://www.CRNTT.com   2010-01-21 09:01:19  


 
  第二,信任危机增加了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民的交易成本。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民打交道是需要交易成本的,而且这种成本负担往往是双向的,不仅仅是政府的负担,有时也是农民的负担;这些交易成本中有些是合理的、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一些是信任危机造成的。比如,备受关注的农民上访就属于这类问题的典型,农民上访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农村基层政府不信任,他(她)相信“下面”解决不了他(她)的问题,只有“上面”才能解决他(她)的问题;有些农民就是因为这种不信任而不惜倾家荡产进京“告状”,代价是惨重的;同时,农村基层政府也是出于对“刁民”的不信任,而不惜采取暗访、蹲点、跟踪、陪游等措施以“维稳”,代价也是相当大的。战争年代,党和根据地人民鱼水情深、充分信任,当部队或个别干部、战士遇到特殊困难时,只要随便给老乡打个“白纸条”,承诺等革命胜利后予以归还,农民们就心甘情愿地献出他们宝贵的粮食。时至今日,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有时为了一棵树也要三老四少立据为证,甚至做公证、打官司,还美其名曰规范化、法制化。何以如此?因为彼此都不敢信任了!

  第三,信任危机有可能转化为政治危机。信任危机意味着农村基层政府的公信力趋减,政府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党的执政基础受到挑战。因此,从政治逻辑上来讲,这种信任危机具有转化为政治危机的可能性。如果说过去农民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还是潜在的、低层次的,那么今天这种信任危机已经日益表面化、趋高化了。我在农村调查中发现,几年前,绝大多数农民只抱怨村、乡两级干部或组织,而坚信县级以上政府“是好的”,上面的“好经”被村、乡两级念“歪”了;现在,他(她)们已经开始不相信县级政府。

  不信任的四大根源

  信任危机并不是中国政府特有的,更不是农村基层政府才有的;不管什么样的政府,只要是政府,政府和人民之间就有代理关系,有代理就有怀疑。影响农村基层政权信任危机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应该包括时代因素、社会因素、公众因素和政府自身的因素等方面。由于我们在此主要是讨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所以我在此反思这个问题时,主要是从政府自身找原因,而将时代因素、社会因素、公众因素等暂置一边。我们曾经植根于人民之中的农村基层政权,为什么在改革大潮中难得农民信任?根据我对农村问题的了解,我把源自农村基层政权方面的原因概括为四点,即能力弱化的全能政府、信仰衰微的弱势干部、内外不分的政权组织、出尔反尔的行政过程。

  其一,能力弱化的全能政府。30年改革过程中,农村乡镇党委政府的遭遇是:财权不断上移而事权不断下移,人权不断上收而责任不断下压。要求乡镇党委政府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可又把它的财政折腾成“要饭财政”、“乡财县管”,那它拿什么为人民服务?大事小事都要乡镇党委政府负责,这也“一票否决”,那也“一票否决”,可稍微有点执法手段的机构如工商、税务、土地、公安都被“条条”了,“块块”对它们无可奈何,乡镇党委政府还怎么能负得了责?干不了的事情还要干,负不了的责任还要负,怎么办?只有糊弄糊弄,糊弄多了,人民自然就不信任你了,顺理成章。

  其二,信仰衰微的弱势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处于现有科层体系的末端,是中国干部队伍中的弱势干部。上面的无论哪一级政府或哪一级部门都可以管他(她)们,他(她)们谁也不敢得罪;上面的无论什么改革都牵涉到他(她)们。对于个别乡镇干部来说,共产党的信仰在他(她)们的头脑中只是“符号”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税费改革前,虽然农民负担重、干群关系紧张,但农村工作还有人做,我到乡镇政府看到农村基层干部都忙忙碌碌;现在,不一样了,我到某镇政府竟然看到一把手带着几个副手于上班时间打牌。究其原因,他们说:“革命工作不可能干好,政治前途没有希望,经济待遇不敢相比(指的是不敢与上级政府同级干部相比)。”农村基层干部的这种心态怎么能让农民群众满意?农民们还怎么能信任他(她)们?

  其三,内外不分的政权组织。信任危机的另一个原因源自农村基层政权的组织结构。概括地说,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结构的特点是把非政府组织“政府化”;共青团、妇联会、村委会等本应该属于非政府组织(NGO),但在实践中,都被农村基层党委“一元化”了,与农村基层政府“一体化”了,内外不分。从信任危机的角度看,这样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结构有两个弱点。一方面,站在农民的立场看,他(她)们会觉得,本来应该代表我们农民群众的非政府组织“都是你家的了”,在心理上,农民们的不信任就本能地产生了。另一方面,这样的政权组织结构使得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之间失去了缓冲地带,“第三领域”被消解,当农村基层政权与农民们产生矛盾时,农村基层党委政府就必须直面人民,毫无回旋余地;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就是这样酿成的。

  其四,出尔反尔的行政过程。农民们对农村基层政权失去信任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一些农村基层政府在其行政过程中常常出尔反尔。这一点在前几年表现得尤其明显。在市场化改革的初期,一些农村基层政府由于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经验,往往干一些“逼民致富”的事情。今天叫农民们种瓜,明天又叫农民们种豆;今天叫农民们这么干,明天又叫农民们那么干;农民们因此没有少吃亏。这几年,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农村基层干部或农村基层政府干这种事情的少了。但是,农村基层政权此前的行为失误在农民们的心中留下了阴影,农民们至今仍然心有余悸。这也是造成农民们今天不敢轻易相信农村基层政权的原因之一。

  农村基层政权的支撑点不是别的,就是它的“人民性”。只是如前所言,这个支撑点已经不很稳固了。怎样才能进一步巩固这个支撑点呢?我认为,只有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改变农村基层政权的授权方式,变其“对上负责”为“对下负责”;做实农村基层政府,使其责权相匹配;激发农民政治热情,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发育“第三领域”,留给农村基层政权更大的自主治理的空间,规范村民自治。总之一句话,要使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回归“人民政权人民建”的正确轨道。

  干部点评

  现在基层政权组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淡薄,正是“执政基础”弱不经风的关键所在。要想“支撑点”牢固,一是靠人民,二是靠信仰。重大决策,人民不赞成,不拥护,不满意,丧失凝聚力、向心力,是现在基层政权难以愈越的“坎”,长期下去,势必会撼动社会的支撑点,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都无从谈起。(作者为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