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李家超《2023年施政报告》发言全文
http://www.CRNTT.com   2023-10-25 16:12:21


 

  建地造地 发展安居

  提速造地和发展

101. 政府会继续提速造地,改变以往多年缺地的困境,措施包括:

(i)精简法定及行政程序──继成功修订法例后,我们会推出更多精简程序的行政措施,例如12周内完成处理简单业权查核个案,加快发放收地补偿;放宽停车场楼面豁免安排,容纳建于上盖的停车场等;

(ii)扩大标准化补地价安排(注三)──今年内恒常化工厦重建的“标准金额”安排,将适用范围扩展至1987年前落成的特殊用途工厦。政府亦会推出试行计划,分阶段将“标准金额”扩展至新界农地,首阶段对象是元朗、北区及屯门的现有新市镇范围及邻近的铁路站的私人发展项目;及

(iii)加快图则审批──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可以改良建筑设计及加快施工流程。政府今年内会公布全面采用BIM制作和审批私人发展项目的建筑图则的路线图。我们会要求香港房屋协会、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及港铁,带头明年第二季起以BIM制作住宅项目建筑图则。

  市区重建提效

102. 面对市区及楼宇老化,我们须双轨推进重建和维修,措施包括:

(i)贯彻“规划主导”重建模式──市建局正进行荃湾及深水埗的规划研究,预计明年下半年起分阶段提出具规模的市区更新大纲蓝图及重整建议。我们正落实《油麻地及旺角地区研究》中的建议,容许选定地点的住用及非住用地积比率互换、移除弥敦道商业地带的地积比率限制,以及改划部分特色街道的用途等,增加重建诱因。未来五年,市建局会开展旺角东“水渠道城市水道”和油麻地南“整合街区”重建项目;

(ii)加大市建局财务能力──为协助市建局应付未来资金周转需要,政府今年中批准市建局将借贷上限由原来的60亿元增至250亿元,亦会透过向市建局免地价提供合适土地,提升重建计划的效益及市建局的可用资产;

(iii)加强放宽强拍门槛的政策针对性──政府去年提出把申请强拍的门槛按楼龄由八成放宽至六成至七成。经考虑持份者意见后,政府认为放宽程度除楼龄外应考虑地区重建的需要,原则是较低门槛应适用于重建迫切性较高的旧区高楼龄楼宇。发展局会阐述最新建议,今年底提出法例修订草案;及

(iv) 研究大型重建新机制──今年内开展研究,透过政策措施利用交椅洲核心商业区用地以外的部分填海土地,协助推动公私营旧区重建项目。

  释放土地发展潜力

103. 我们会善用现有土地,释放发展潜力,包括:

(i)活化红磡站及周边用地──邀请港铁进行初步研究,明年提交方案,重新规划及发展红磡站及周边铁路设施用地,以及红磡体育馆以南的临海及码头设施用地,合共约十公顷,更新红磡站的配套、释放商住楼面,及缔造活力海滨。政府亦会研究加强红磡和尖东的行人连接性,改善红隧巴士站的候车环境;

(ii)发展前南丫岛石矿场用地──明年完成研究该20公顷用地的发展方向,考虑在当地发展对交通要求较低的住宿设施(例如长者住宅、“人才公寓”及康体训练住宿),并善用石矿场和海岸线,提供休闲康乐设施,促进岛屿旅游;

(iii)善用“绿化地带”──约16 000公顷“绿化地带”中超过一半有明显发展限制。余下8 000公顷中,1 200公顷已纳入发展计划,另255公顷去年已宣布会进行技术研究以评估建屋可行性。其余“绿化地带”包括大量斜坡,经检视后确认发展极具挑战。由于已觅得未来30年所需的房屋、产业和其他发展用地,现阶段政府不打算进一步在“绿化地带”作大规模发展,但会考虑部分用地可作康乐、旅游等用途。其中,大屿山南部生态康乐资源丰富,可考虑在长沙、水口、石壁和贝澳提供生态康乐设施。发展局会在明年上半年听取公众意见;及

(iv)一地多用 混合发展──政府正推进六个“一地多用”的试行项目,例如将于2027年落成的安达臣道石矿场联用大楼项目。我们将继续秉持这发展理念,为社区提供体育、文康及社福设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第21页 第22页 第23页 第24页 第25页 第26页 第27页 第28页 第29页 第30页 第3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