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上海自然博物馆靠什么“吸粉”
http://www.CRNTT.com   2021-02-18 10:35:47


 
  上海自然博物馆充分结合场馆资源,开发优质线上学习资源。原创“自然探索在线”7大主题20个互动游戏,推出涵盖1500多条资源的全网搜索系统,制作拍摄“一鸣有问题”“多维的聚会”等微视频,建立“我的自然百宝箱”“螺俚螺说”专题网页,推出“听见万物”微信小程序,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优质科普内容。场馆建设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网站、App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粉丝超过100万人。

  “我们也在不停地留下城市记忆,让自然博物馆里留得下乡愁。”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顾庆生说。上海自然博物馆静静地讲述着“上海故事”,馆内的研究人员长期对身边的生态环境进行“刻印”。白鳍豚、狗獾、玉带海雕……“记录上海”展柜里展示着在上海曾经或现在濒临绝迹的生物。候鸟驿站展台则展示了春、夏、秋、冬在上海崇明东滩湿地栖息的43种132件鸟类标本。在“上海故事”展区,市民可以了解到脚下这片土地上正在或曾经生活过的动植物千百万年来的演化变迁。小姑娘王雨指着天上飞的一只鸟类标本严肃地告诉记者,“这只鸟我见过!”

  充分反映“世界眼光,中国特色,上海特点”,这是打造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自然博物馆的气魄和底气。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说,上海自然博物馆一直在用科学的精神做场馆:朝后看,从时间尺度上回望既往的生态环境,重现发现科学问题的过程;朝前看,站在当代思考未来科学教育怎么走,特别是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以便更好地在场馆里激发参观者的好奇心和个性特点,发现每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教育在重构、藏品在重生、研究在重塑、历史在重现。上海自然博物馆就在这“趣”的过程中,载着乡愁,装着记忆,构筑着人与自然和谐的壮丽画卷,讲述着科技、文化、自然相融合的故事。正如微博网友“@挂着铃铛的大菊”所言,“这是让活在钢筋水泥中的我愿意常来看看的好地方”。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