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镜头:南投竹山林圮墓见证明郑拓荒史
http://www.CRNTT.com   2024-06-21 00:38:57


“林圮公墓”位在竹山镇中心,周围紧邻民宅店家。(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南投6月21日电(记者 方敬为)南投县竹山镇中心有一座占地854平方米的“林圮公墓”,是明郑成功部将林圮下葬之处,1664年林圮率部开垦斗六门(今云林县),拓地至水沙连(今南投县),在驱逐原住民的过程中殉难,当地汉人特别将林圮与殉难部下合葬祭祀,以资感念,林圮奠定竹山镇发展基础,对当地至关重要,迄今仍有民众定期上香祭祀,也见证明郑时代台湾拓荒轨迹。

  林圮为福建同安人,郑成功之部将,来台后随部队开发斗六门,筑栅建屋居住,以防原住民袭击。1664年林圮率部开垦斗六门,拓地至水沙连,1665年率部经触口进入水沙连,驱逐原住民于东埔蚋附近,林圮据守竹围仔庄(今竹山镇),1668年10月,原住民不服乘夜侵袭,林圮与所属部众一百余人被杀,残余部众含悲力战,遂驱逐原住民到山后。其后居民将一百多名殉难者合葬于竹围仔庄今现址。

  竹山人为感念林圮对于本地开垦的功劳,当地居民遂称此地为“林圮埔”(竹山镇前名),并设立“林圮公墓”,墓园就在镇中心,代表居民对林圮的敬重,随着时代推进,竹山镇持续发展,该墓地仍原封不动,1988年,台政府并以新台币39万元重新修缮墓园,周围以水泥红砖加高,并设铁栏杆,墓前铺设水泥板,外围铺设水泥通道,且设置花坛,呈现庄严肃穆之势。

  林圮公墓位在竹山镇中心,是竹山发展的起点,旁边紧邻竹山老街及多处历史建筑、庙宇,具有其历史地位和价值,并与当地居民有个密不可分的相关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