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查重机制不能“误伤”认真的学生
http://www.CRNTT.com   2024-06-19 11:56:30


  中评社北京6月19日电/网评:查重机制不能“误伤”认真的学生

  来源:新华网  作者:梁博宇

  又是一年毕业季。对于在校期间认真学习的大学生而言,凭借合格的毕业论文取得学位,本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在论文评审过程中,一项同样不可或缺的流程——查重,却常常让许多明明独立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学生备感头痛。如何优化查重机制,不仅对高校学生的毕业影响重大,也与高等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

  所谓查重,就是在学生提交答辩申请后,校方将其毕业论文与现有的论文检测系统资源库进行比对,得出与各大论文库的相似比。当相似比超过一定限度时,即被视为学术不端,无法通过审核、进入答辩环节。理论上,查重机制能有效地打击抄袭、鼓励创新。然而,在实践中,却不乏用心撰写论文的学生,被查重搞得苦不堪言。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现行查重机制过于依赖计算机系统,难以结合各学科实际情况,对疑似重复的内容作出具体区分,另一方面也与查重工作目标不明确、流程不合理等因素有关。为了防范抄袭、维护学术规范,查重无疑有其必要性,但要避免其违背自身初衷,还需顺应实际情况,作出相应改变。

  学生群体对现行查重机制的抱怨,主要可以拆解为金钱浪费、时间损失与学术质量下降3个方面。其中,经济成本是最直观的。为了确保论文通过学校审核,许多学生都会先在电商平台购买查重服务。这类服务无一例外地价格不菲,一篇洋洋洒洒长文的送审代价,大于一篇勉强应付字数的“水文”。不同商家提供的查重结果可能天差地别。笔者所在的专业,亦不乏为万无一失而重复消费的同学。

  即便舍得自掏腰包,学生们还要付出沉重的时间成本。在现行查重机制下,无论是文献综述中的标题、引文,还是正文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公式、古籍、法条、政策、具体事例、专有名词,但凡前人的研究中存在相似内容,都可能被视为重复。作为文科生,笔者不得不在递交查重前将文中必要内容逐字修改。此外,笔者的论文文献综述中进行的学术对话,亦不得不大量删减,且前人的诸多观点,只能用非学术的语言概括,以免用语重复。在论文写作接近收官、答辩日期临近的时刻,这些“降重操作”消耗了学生不少时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