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社的问题 美国软实力之父笑而不答

http://www.CRNTT.com   2016-05-13 00:05:53  


CSIS新成立“中国力量”项目,专家研讨中国硬实力与软实力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中评社华盛顿5月12日电(记者 余东晖)在华府采访敏感的台湾问题不容易,经常是官方照本宣科,主流学者字斟句酌,有的干脆避而不答。11日在美国智库的一场研讨会上,当中评社记者向“软实力之父”约瑟夫·奈(Joseph Nye)和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问台湾问题时,他们就笑而不答,把问题推给主持人葛来仪(Bonnie Glaser)。
  
  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最近设立了专门研究中国崛起的新项目“中国力量”(ChinaPower),由两岸问题专家葛来仪主持。作为这个新项目的主任,葛来仪11日傍晚举行了新项目成立的第一场活动,邀请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就中国崛起的硬实力与软实力进行研讨。两位学者大谈中国在硬实力迅速增强之时软实力的不足。

  在答问部分,中评社记者问两位教授:随着实力壮大,你们预期中国将如何在两岸关系上运用实力,尤其是当我们面对台湾新政府即将就职,而中国大陆国力已经比20年前发生台海危机时强大了许多的时候?

  沈大伟笑嘻嘻指着主持人葛来仪说: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她,邦妮是这方面的专家。记者回答:昨天我已经问过她了。奈和沈大伟都打哈哈:哦,问过啦?葛来仪接过话茬:他或许是已经知道了,但我还是在这里简要地跟大家说说吧。

  葛来仪说:在与台湾打交道时,中国大陆已经运用的工具箱是以强调给台湾“胡萝卜”的方式,但现在我们正在看到变化,开始更多地运用“大棒”,比如限制陆客赴台;外交施压台湾,包括与甘比亚复交,在世卫大会邀请函上新的缠斗,邀请函写进了一个中国原则。我想到的问题是:它这样要走多远?中国以什么方式对台湾运用实力?它的终极目标不只是防止台湾独立,而是赢取人心来推动统一。如果中国诉诸军事实力,那就会有非常消极的后果。即便不动武,使用不同方式对台施压,我想可能对中国自己的利益有反效果。我不认为那会取得它想要获得的影响和结果。

  眼看葛来仪要指向其他提问者,中评社记者追问:那两位教授的看法呢?奈笑称:“我同意邦妮。”沈大伟紧跟着来一句“我也是”。全场大笑。

  其实约瑟夫·奈并非没有处理两岸问题的经历。1995年台海危机初起时,奈正担任克林顿政府负责国际安全事务的助理防长。当时有中国官员问奈:如果大陆进攻台湾,美国会怎么做?奈回答:那将取决于具体情形(circumstance)。这个回答当时被媒体广为引用。

  从掌管“硬实力”的情报界和国防部官员转向学术界,并以最早提出“软实力”概念而被尊称为“软实力之父”,奈至今回忆起这个回应,还津津乐道:“其实当时媒体没有报道的前后语境是,我当时说,我或者其它美国官员事先回答什么其实不重要,你必须非常小心谨慎,因为情形会发生变化。”接着,奈以1950年美国本来没有把朝鲜半岛列为防卫范围,但很快就与朝鲜和中国打仗为例表明:“问我或总统会怎么做,也许不那么有用,你可能相信这个回答,那就可能犯大错误,因为这将取决于具体情形。”

  奈有点得意地表示,他当时的回答不仅有历史准确性,而且是带有威慑意涵的很好回答--“我会做某件事,别相信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