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经济大起大落的风险在哪里?

http://www.CRNTT.com   2011-02-25 08:55:11  


 
  二是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景气度出乎意料的向上好转,也就是政府和企业的投资产生了合力效果,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作用,比如,美国服务业的繁荣格局的形成就是借助了自己政府推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所产生的商业机会和就业增加的效果。由此又进一步形成向其他产业较大的波及效果,推动了整个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新兴和对外来经济走强的预期。如果欧美政府确认经济复苏的基盘已经稳固,接下来就是要避免一旦经济过热而政策反应滞后所产生的副作用,于是,美联储或欧洲央行等一旦加快加息的步伐,而我们对此举动的应对措施又没有及时做出反应,那么,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就完全有可能因为国际资本回流而受到影响,这也会干扰我们宏观调控的效果。甚至我们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其经济因为国际资本的回流而遭到重创,这样的危机案例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

  三是金融危机后经济大国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存量问题,比如,财政赤字、贸易收支失衡、拥有大量外债的机构入不敷出和汇率升值问题等,因为某个事件由头而使这些问题突然激化,再加上应对这类全球化问题上国际协调能力较弱,那么,很容易引起内外市场的过度反应,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式的放大效应。这也会使得正在努力进行结构调整中的中国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的负面影响。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再起,日美英等发达国家债券的信用评级下方调整,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都不能让我们现在掉以轻心。

  其次,中国经济自身的不确定性也不能小视。一是通胀压力。尤其是对于人均收入基数低、贫富差距又大的中国而言,承受无论是输入性通胀原因,还是我们自己货币超发,或流动性管理缺失所造成的通胀问题都是非常有限的,这对社会和谐以及内需培育都将产生十分不利的作用。而目前通胀形成的机制较为复杂,靠简单的货币政策很难有实质性的效果。

  二是结构调整压力。这非常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金融危机后,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自然成了主基调,所以,现在,一旦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市场依赖“政策市”而发力的脆弱性就被凸显出来。因此,如何尽快将这种输血型的经济繁荣方式带出市场造血型的发展方式,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经济发展的效率,而且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尤为重要。但目前市场活力焕发的不确定依然很大,表现在很多产业资本被闲置下来,很多民间资本流失在外,若要扭转这一局面,只有政府通过进一步减税让利、同时,保护好市场投资和消费的环境,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的进程,以及大力推进“多劳、多得、多消费”的激励机制以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和相关政策有效实施的监督机制,继续加大反腐打贪的力度,才能做到中国社会民富有保障,中国经济发展有起色,而不是令人担心的大起大落的局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