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经济尚未到达“刘易斯拐点”

http://www.CRNTT.com   2010-08-15 07:54:07  


 
  日台韩等国家和地区经历“刘易斯拐点”简况

  文章称,一般研究认为,日本、台湾、韩国经济相继于上世纪60年代、60年代后半期至上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出现刘易斯拐点。

  日本:

  1960-1961年间,日本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供求关系的变化加速了工资的上涨。日本产业总体工资上升率1955-1960年间平均为5.6%,1960-1965年间则达10.4%。从1955年至1965年,日本产业总体工资几乎翻了一番。在城市化方面,日本1960年的城市化水平约为63%。

  1959年日本推出最低工资法;1960年开始推行全覆盖式的社会保障政策,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和全民年金保障;为扶持弱势企业设立农业基本法和中小企业基本法;1963年,日本政府发表《关于产业结构的长期展望》,推出以重化工业为发展方向的产业调整政策;企业逐渐开始实行年功序列制,以防止熟练工人的跳槽,并于1970年开始推行职业训练基本计划。

  台湾:

  在1967年之前,台湾企业的招聘人数小于劳动者的应聘人数;此后,这一现象发生逆转,全社会出现招聘人数超过应聘人数。台湾经济也由此从劳动力供给过剩开始转为供不应求。在工资方面,在上世纪60年代后半期之前,台湾农业部门日雇佣劳动者的工资基本保持平稳的上升态势;之后,农业部门日雇佣劳动者的工资上升速度开始加快。此时,台湾的城市化率约为62%。

  面对劳动力相对不足的局面,台湾当局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行技术创新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大对外,尤其是对大陆的投资力度;治理通货膨胀;提高人口素质,以质量代替数量。

  韩国:

  上世纪80年代初,韩国开始出现劳动力相对短缺的局面。与此相对应,自1982年后,韩国制造业工资开始出现大幅增长。特别是在1986年-1990年的5年间,其制造业工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1%。在城市化方面,韩国在1980年的城镇人口比例约为57%,之后迅速超过60%。 

  上世纪80年代,韩国政府针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及国内经济变动的新形势,提出“稳定、效率、均衡”的发展方针,力求在结构调整中求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韩国政府将“科技立国”方针作为重点。在1981年-1987年的全斗焕任总统时期,韩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在1985年之后开始逐步推行此前已经进行立法的全民医疗保险、国民年金和最低工资制等三项措施,注重社会保障体系的全面建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