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伊核问题 制裁是手段促谈是目的

http://www.CRNTT.com   2010-06-20 08:10:17  


在中方看来,制裁只是手段,以制裁促谈判并最终实现伊核问题的彻底解决,才是目的。
  中评社北京6月20日讯/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2票赞成、2票反对、1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第1929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施自2006年以来的第四轮制裁。对于这个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制裁伊朗决议,中、美、俄、法、英等五个常任理事国都投下了赞成票。但决议通过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表示,制裁不意味着外交大门已经关闭,伊核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通过对话和谈判。这意味着,在中方看来,制裁只是手段,以制裁促谈判,并最终实现伊核问题的彻底解决,才是目的。 

  应当说,伊核问题的是非曲直是非常清楚的。伊朗虽然声称铀浓缩是用于民用目的,但却拒绝将其置于国际社会的有效监督之下。这意味着,伊朗提炼的浓缩铀纯度,根本无法保证在民用核电所需的20%以下。而一旦获得纯度超过90%的浓缩铀,就意味着越过了制造核武器的最关键门槛。 

  有鉴于此,俄罗斯曾提出在其境内与伊朗联合提炼浓缩铀,目的就在于将其置于第三方监督之下,但伊朗却拒绝了这一建议。今年2月16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公开表示,伊朗已经完成了新一代离心机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倍。这意味着,伊朗的铀浓缩能力,越来越接近制造核武器所需的门槛。在此情况下,制裁伊朗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样的形势对伊朗当然也有所触动。今年5月,伊朗与土耳其、巴西达成协议,同意把纯度为3.5%的1200公斤浓缩铀运到土耳其,由土耳其作担保送去俄罗斯、法国提炼,以换回120公斤纯度为20%的浓缩铀。但西方国家认为,在伊朗已与国际社会周旋8个月的情况下,伊朗国内所存低浓缩铀已经不止1200公斤,“三国协议”的意义已经不大。至此,由安理会表决制裁伊朗的决议,已经进入倒计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