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讲  从经贸正常化到政治正常化:两岸政治对话的机遇与挑战

  中山与大陆所的各位老师、教官、博士班同学、硕士班同学、大学部的同学,还有几位大陆来的年轻学者,那今天非常荣幸能来这里跟大家做个心得报告,我跟邵教授算是相交盛久,我们除了两校甚为交谊友好之外,两家人非常好,因为我们家的小狗和他们家的小狗关系非比寻常,今天我非常荣幸来此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在演讲之前我必须先强调,今天本来来讲的应该是苏起,许多台下的新闻记者主要是慕苏起来的,今天可以暂时先离席,因为苏教授今天确实是有事不能来,我今天主要跟大家谈谈,两岸在进行政治谈判,特别谈到签署和平协议,它的机遇跟挑战,究竟在哪里?

  我认为当前影响两岸关系,我把他看是三个层面因素,包括两岸关系必须放在外在国际政经体系的规范之下,也受到双边的互动交流各式各样的激烈影响,更受到两岸双方内在的政治、经济与会内在的制约,所以两岸关系如果不了解外在的国际政经体系背景,不了解两岸各项交流及实力对比,不了解两岸双方内在的政治经济社会所变迁的剧变跟转型,单纯就两岸论两岸,其实也没有太大因应。和平协议和政治谈判易复如此,当前我们把它做个简单的归纳,当前的全球政经情势我给他做三个分析,第一个,我们讲经济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08年金融海啸虽然已过,11年到12年全世界面临到有关欧美债性风暴隐忧废除,所以短期会不会引发2次经济衰退的疑虑,那这个在目前为止没有明显的答案,所以全世界的经济前景是受到一个阴霾的垄罩,让我们短期难得到期待,我们可以看到,全世界全球内面临的两个问题,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都面临到,欧美这些已开发国家都面临到经济成长的停滞,是一个贫富差距的扩大,是一个高失业的问题,那开发中国家虽然没有经济成长停滞,但是依然有贫富差距扩大,以致于物价上涨的隐忧,那这些问题都是全球性的问题,那第三个问题,2012年是非常特别的,全世界大概联合国192个会员国,全世界200个国家经济体当中,有超过1/4以上的国家经济体,2012年都面临到政治变革的大选年,台湾最早的1月14号就举行总统大选和立委选举,那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也选完了,香港3月25号马上进行投票,希腊也将进行国会选举,包括中国大陆在今年的秋天就即将召开十八大,美国,也即将在今年11月选总统,韩国也要选总统,连法国也要选总统,所以当世界的经济问题面临到一个政治问题内在政治的规范,都会让经济问题变的更加复杂化,这是我们看到全世界经济成长的概况。

  面对中国大陆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三十年的的经济成长高居世界第一,从1991年到2010年它的平均的年经济增长大概是103%,它现在是全世界第2大的经济体,已经超过日本了,也是第2大的贸易大国,第一大的出口国,第2大的进口国,大陆认为说大概5到10年之内当中大陆会取代美国,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进口国,它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外汇存底,约32兆左右美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说,从中国大陆GDP大概是美国1/3左右,但是以7%~9%的经济增长,美国大概是0%~2%的经济增长,大概10~20年之内中国就会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当然GDP这是一个所谓的人?GDP和总体GDP的差距,如大陆人平均GDP大概是5000美金,美国的GDP是45,000是不可能到同级的。让我们来看看台湾方面,根据过去连续三年问台湾民众,大陆对台湾的发展重不重要,638%民众认为大陆对台湾的发展是重要的,我们对大陆方面需不需要?50%的民众说我们需要对大陆瞭解,我们了不了解大陆?有67%的民众认为不了解大陆的,主要的问题在哪里,我们提供大陆的资讯到底是够还是不够?有52%人认为其实国内提供有关于两岸关系的资讯,是一个不足够的,其实够不够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到觉得目前台湾内部的,含中国大陆的,我记得学术界非常尊敬的,是我看过学术界极为顶尖极为聪明的,除了邵院长之外,就是一个我非常敬佩的学者,现在是我们国科会主委,朱敬一,他在几年前写了一篇文章,这文章写的非常有意思,刊登在中国时报上,或许内容写什么大家都忘了,那标题是什么?他标题上说“要接近你的朋友,更要接近你的敌人”,那这句话不是他讲的,这句话是一部电影的对白,这部电影就是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道演,最佳男主角的教父二这部电影,那教父是谁演的,像我们年纪有点大的都知道,是马龙·白兰度演的,他已经死掉了,那他儿子是谁演的,是艾尔·帕西诺演的,那他讲的是从美国到意大利的西西里黑手党,这个教父,老教父他要忘掉,可是他的儿子还在长大成人,因此他就把儿子找到跟前来,大意语义把白话文转成文言文是这样子,你老爸我快挂掉了,可是你还要长大成人,帮派里面的这么多,你如何文成武德,继承父业一统江湖,送你两句话,这两句话叫“要接近你的朋友”,这个社会上不管是黑道白道,没有朋友的就会成其事,及“更要接近你的敌人跟对手”,你想,你不接近对手,不接近与瞭解敌人,你怎么死都不晓得。今天在座的诸位,如果我们认为大陆就是我的朋友,大陆是我们亲人,大陆甚至是我们炎黄子孙,同胞,甚至祖国也没有关系,最好多接触他多瞭解他,免的语言文化看起来似乎相通,很多关键的价值与利益其实并不全然相同。如果你说不是,大陆不是我们的朋友,也不是我们的亲人,更不是我们的同胞,而像很多独派所主张他根本就是我们的敌国,是我们的敌人,有这种观点的人,更应该接触他瞭解他,因为不了解亲人,不了解朋友,不了解同胞,还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不了解对手,不了解敌人,你怎么死都不晓得,所以你了不了解他,跟你喜不喜欢她,一个是事实的陈述,一个是价值判断,两者之间应该要把他区隔的很清清楚楚,所以说泛緑的人士理论上他应该比泛蓝更进一步瞭解大陆,他才能够做出很清楚的研判。面对中国大陆的政经发展,在台湾很多人谈大陆好的,几乎只谈他的经济,很多人看大陆不好的,都只看到政治;很多人看大陆都好的,会看到沿海,沿海像欧洲嘛,很多人看大陆不好的,都看到农村,农村像非洲,很多人谈大陆都好的,会等于134亿当乘法,所有数字乘以13亿都变无限大,可是不喜欢大陆人把它当除法除一除,任何总体除以134亿,包括人均所得,包括教育水准,包括所谓教育、保险、医疗占GDP的比重,全都在全球100名之后。所以这告诉我们很多人看待这个问题,都喜欢引用片断的数据与论述,这些都是片面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经验与逻辑作为主要判准,回归基本面,务实的瞭解他。

  面对全球区域经济整合?这是我们看到亚洲所有主要国家的FTA签署的最新状况,到今年已经有很大的变化。我可以告诉大家FTA签的最大的三个国家,一个是印度,一个是新加坡,一个是韩国,当然台湾算是最落后的,香港当然比台湾还弱,但是首先香港本身自由化高居世界第一,它的GDP有95%以上都是服务业的,第二个,香港是全世界唯一罕见的没有第一第二产业的,第三个,香港也跟主要伙伴中国大陆签署CEPA,如果说签FTA主要是货品贸易的关税减让跟服务贸易的市场开放,FTA本身对香港来说意义不是很重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台湾是全世界第16大的出口大国,台湾的GDP,出口占台湾的68%左右,但是台湾这么大的出口大国,在台湾还没签ECFA之前台湾只签了四个FTA,这跟中南美洲签了4个FTA,这4个FTA,占我们中华民国对外出口金额的千分之二不到,当然很多人讲说不错,我们跟大陆出口占我们40%,因此我们完成FTA的40%,这是完全大错特错,我们对大陆的出口虽然占台湾的出口40%,但是台湾签EFCA之前的早收清单,台湾所有货品贸易总共有8726项,扣掉ITA(国际电子资讯协议),2000项是零关税,台湾跟大陆的早收清单只谈539项,台湾现在还有5800项的货品贸易需要和大陆谈的,所以算完应该这么算,我们现在对大陆的出口,占了40%,但是完成早收清单的,占了13%左右,所以用这个标准来看台湾完成货品贸易降税的其实还是个位数非常少,自然很多人会无感反应,未来一定要加快货品贸易跟服务贸易的协议签署。中国大陆FTA比台湾还多,韩国大家可以看到,智利,新江东,欧洲,东协,印度,欧盟跟美国,他是亚洲国家唯一一个,跟美国,跟欧盟,跟印度,跟东协,通通完成FTA而且生效他今年内5月份大概会起动所谓的中日韩三国的FTA谈判,所以台湾的压力当然是会更大的。第二个数据给大家看,这东西是给大家做数据的,这是我把资料标出来,你们所看到的左边,就全世界的智慧型手机,这边是百万支啦,这边是百万美金,看下面会比较清楚,就如果你们所用的是iphone,苹果现在股价超过600块,它的总市值已经超过5000多亿美金了,以500块美金做计算,苹果的市值,大概在全世界联合国192个会员国,加上台湾不是联合国会员国,香港不是联合国会员国,教廷也不是联合国会员国,还有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不是会员国,加上这些197个国家里面APPLE的市值,高居在全世界19名,所以说他是富可敌国一点都没错,他比台湾总GDP还高的,就苹果的总市值,超过台湾人民生产毛额的,所以你看,那这个智慧型手机的利润是怎么算的,我算给大家看,你们大家所看到的,硬体设备,你们大家拿出来,如果是智慧型手机,不管是apple还是三星的,还是黑苺机,还是HTC的,平均的售价大概都是600块美金,除非自搭配门号,不然平均售价大概都是600块美金,600块美金怎么算,首先就你们所看到硬体设备,包括触控面板,包括液晶显示器,包括逻辑晶片,包括等等,这些所有硬体设备加起来,其实只值180块美金而已,所以一只手机里面只值180块,其他什么IP嘛,智慧财产嘛,都从这边赚到很多钱。其次从这里智慧财产值20块美金。其三一只手机的生产成本只有10块美金,所以说,美国现在公平劳动协会,到中国大陆去调查鸿海富士康是否为血汗工厂,结果发现它比其他中国大陆同一层级的劳工,福利更好待遇更好,大家还是认为说苹果是血汗工厂,为什么血汗工厂,因为这一只手机卖600块,他只有10块钱是花在生产成本,其中只有3块美金是直接给劳动成本的,它能不能转嫁,它一定可以转嫁的,以苹果的利润,富士康一定是可以转嫁出去的,因为他从10块美金,变成12块美金,对苹果来讲,进帐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鸿海这有效业者,就有效的把工资员工转嫁,否则你无法去瞭解说,为什么富士康能够连续2年~3年,每年的调薪在20%以上,只要苹果愿意把它带入苹果的金钱正向的话。其四是每只手机课税10块美金,其五维修10块美金,其六最关键的品牌利润占180块美金,就这个品牌不管它是颗苹果,还是一颗芭乐,还是一颗芒果,它的价值跟所有的硬体是一样的跟什么,跟所有硬体设备加起来是一样的。其七是代理商60块美金。其八是零售业40块美金,上述加起来约600美金。所以中国大陆当然很不错,他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作工厂,但是他没有享有它应该有的利润,所以你们可以看到,中国大陆来讲他所有的鞋类,全世界大概100双球鞋有50双都来自大陆方面所生产的,你们在市场上买的一双球鞋,跟中国大陆一样价格的,大概一打或半打价格都是一样的,其他通通跟中国大陆生产者无关,都是为人作嫁,所以中国大陆会抱怨说,面对所谓巨额顺差其实对大陆并不公平。为什么压迫人民币币值的升值,从他们的角度,中国大陆有50%的商品都掌握在外资的手上,而电子商品有70%都是在外资手上,所以他们甚至做不管是iphone,还是其他像是ipad,大概大陆一只ipad平均的售价,大陆每卖一只ipad出去,大概要承担100块美金的贸易赤字,这些盈余都不是他赚走的,所以说这里面告诉我们说,未来的经济已经很清楚的,上游的是靠IP布局,中游的是靠关键零组件,下游的是靠品牌跟通路,只又这三块能够赚大钱,其他的都非常辛苦的,当然掌握标准与规格的制定很重要,这也是为何两岸要进行产业合作。

  面对中国大陆的政局发展外界最关注的就是中共“十八大”,大陆的居民大概134亿,那134亿里面,事实上共产党党员大概有8千万党员,8千万党员今年内,大概要产生2270个党代表,这2270个党派会集合一周,会选出新任的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跟政治局常委,它的政治运作其实也很清楚的,就134亿的执政者本身,他的权力来源是来自于8000万党员,8000万党员只有2270个党代表,花一个礼拜的时间来决定这13亿人的命运跟主道政局的权利,不管好不好,这是政治运作的结果,跟一般民主国家发展并不相同。我认为民主政治固然可以选英才,但也可能产生笨蛋。但中共政权要透过8000万个党员里面,能够爬到政治局委员这25个位置的或是7到9名常委的很少会有笨蛋,因为笨蛋是爬不到这个位置的,因此中共领道阶层可能是英才,也可能是坏蛋,但絶对不会是蠢蛋。民主选举你可以呼咙选民,但是在那8000万个菁英党员里面,所产生的领道人,应该不可能产生脑筋不清楚的能够当到最高领道人,所以鱼有鱼路虾有虾路,民主与否这是另一个价值看待。两岸的和平与发展必须要精准的看待国际政经、两岸互动与两岸各自内在政经的发展,除了避免误判外,也要相互理解与求同存异。

  回顾过去四年,两岸关系之所以能取得百年来罕见的重大进展与成果,主要在于双方领道阶层秉持着“记取教训、抓住机遇;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平等协商、共创双赢”的精神开展两岸关系。首先,“记取教训、抓住机遇”主要基于,自从1987年两岸正式开放交流以来,面对外在国际大气候的快速变迁,与两岸各自内部政、经、社的剧变与转型,特别在历经台湾政党轮替与风风雨雨的波折后,让两岸执政当局在2008年都记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希望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开创一个新契机。其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主要在于,面对两岸长期以来在政治上存在的歧见,自2005年连胡会晤起,国共两党双方初步建立起政治的互信与互谅,至2008年马英九总统就任,两岸领道人一方面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也秉持求同存异,而暂时搁置敏感的政治争议,避免因政治的分歧影响到经贸与社会交流的进展。最后,所谓“平等协商、共创双赢”,体现在透过海基会与海协会此一具有“两岸特色”的协商机制,四年内举行了七次“江陈会谈”,签署16项协议与一项共识,幷且让两岸各自主管机关的政府官员,透过两会协商机制直接上谈判桌对谈,同时,对于两岸两会所签署的协议,双方公营部门在执行与落实上,除了由各自层级相当的主管官员直接进行接触外,更进展到部长层级的接触与沟通。整体而言,新形势下的两岸关系不仅让以往的紧绷对抗趋向和缓,同时让台海和平稳定备受国际社会肯定。

  然而,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特别是在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面对后续性的协商与国际经济的严峻挑战,并不代表此后就一帆风顺,因为透过经济崛起提供商机,乃至于经济崛起后可能带来全球权力转移,前者所带来的是“机会”,而后者则隐含着“威胁”,尤其众所周知,台湾近年来的外交困境主要与中国大陆崛起,与两岸关系未能正常化有关。因此,如何在稍纵即逝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间隙(interval)中,借由经贸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与经验,掌握双边政经互动的辩证逻辑,从而为两岸政治互信的深化与巩固,以及政治关系正常化提供借鉴,不啻相当关键。

   面对未来两岸关系,个人认为,2012年对两岸政经发展是个关键性的年代。经济上在欧债风暴袭击下,长期以出口为道向的两岸经济,在欧美经济疲弱不振下,无可避免要承受重大的冲击,从今年第一季与第二季两岸的GDP都比预期中衰退及可见一斑。在政治上,继台湾在元月举行总统、立委大选与香港在三月进行特首选举后,中国大陆也将在今年秋天举行中共“十八大”进行换届,在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下,从今夏的北戴河会议到“十八大”的召开,可以说是中共权力交替最为关键时刻。从520马总统的就职演说,到今年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有关政治报告对台政策的揭示,乃至于明年春天两会召开对台等重大政府人事布局的底定,两岸关系也将逐步稳定开展。马英九总统于五月二十日发表重要就职演说,强调:“中华民国宪法是政府处理两岸关系的最高指道原则;两岸政策必须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的现状,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和平发展”;“而我们所说的‘一中’,当然就是中华民国。依据宪法,中华民国领土主权涵盖台湾与大陆,目前政府的统治权仅及于台、澎、金、马。换言之,二十年来两岸的宪法定位就是‘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历经3位总统,从未改变”。“这是最理性务实的定位,也是中华民国长远发展、保障台湾安全的凭藉。两岸之间应该要正视这个现实,求同存异,建立‘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共识,双方才能放心向前走”。“过去四年,我们依循“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原则,推动两岸交流,不论是在经贸、交通、卫生、文化、教育、司法、金融等各方面,都创下历史新高的纪録。未来四年,两岸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继续巩固和平、扩大繁荣、深化互信。也期盼两岸民间团体在民主、人权、法治、公民社会等领域,有更多机会交流与对话,为两岸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的环境”。一如事先众所预料的有关两岸的政治互动其实在上述演说中已经明白宣示,面对马总统连任后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如何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共同为政治上的和平稳定,经贸上的互利互惠,社会文化上的良性互动,奠定稳固与不可逆转的基础,这不仅攸关马总统的历史评价,也攸关两岸人民的长期福祉。吾人认为,未来四年两岸关系虽然有其关键性与重要性,但在马总统连任之后与中共领道人习近平上台之际,短期内两岸执政当局仍然以积极因应内部政经社会的严峻挑战为主,而两岸关系系以稳定格局中求发展为务。

  回顾过去四年与展望未来四年我们应该本着何种心态?如果从台海两岸百年历史的长河中做若干的省思,应可得到适切的解构与评价,而不必有着不现实的期待。自从1895年甲午战争割让台湾给日本迄今已逾117年,自从1945年日本战败归还台湾迄今66年,从1949年两岸隔海分治以来迄今已逾62年。两岸历经长期的隔阂对抗乃至兵戎相见,自1987年11月2日两岸开启民间交流才历经24年。1991年两岸开启了两会协商对话机制虽逾21年,但自1999年7月9日因为李登辉先生提出“特殊两国论”,却使两岸对话协商中断。一直到2008年520马政府上台,才又重启两岸两会的对话协商,开和平发展的格局迄今只有短短四年的时间。

  事实上,虽然中共即将在今年下半年召开“十八大”,习近平也将正式接班,一般认为在对台政策上短期内仍将是“胡规习随”,就北京而言,自从“胡六点”提出后,在两岸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开创和平发展的里程碑,朝向最终的“和平统一”,策略方法与最终目标是清晰而明确的。就中共对台政策而言,两岸经贸上的正常化与制度化,暨两岸政治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同样重视,经济与政治的齐头并进正是推进“和平发展”的“双轨”。在政治互信巩固与深化下,两岸经贸与文化则为物质与精神文明两大支柱。何谓深化政治互信,北京认为坚持九二共识坚持反对台独,是现阶段两岸和平发展与两会对话的基础,要增进政治互信与深化政治互信关键在两岸既要维护一中框架,更要强化同属一中的认知与作为。

  对台北而言,以短期内马政府在民调低迷民众对其施政不满中,两岸关系非决策首要选项旨在稳中求进,马总统在面临内部诸多压力挑战下,在两岸关系的互动特别是有关政治的互动,除了恪遵宪法与两岸人民关系的条例的规范,自然不会也不能有重大政策宣示与新意,因为任何两岸的政治新意只会有害无益。因为马政府未来一旦面对两岸要进行政治议题谈判,尚须考量到下列诸项的挑战:

  第一,两岸目前在政治上是搁置争议,除非双方能够正视现实互不否认,否则一旦触及主权与敏感政治议题恐将陷入僵局或谈判破裂,而影响得来不易和平发展氛围。当前两岸关系虽与国际上敌对双方主客观情势有所不同,但任何的和平框架或是协议,必然涉及到两岸定位、外交、国防,乃至各自的宪政基础与内部的政治现实,凡此皆非政治上的“搁置争议”或是“互不否认”所能处理。

  第二,美、日等国基于自身国家利虽然对两岸经贸交流正面看待(除非经贸交流溢出到政治军事安全效应),但对两岸的政治、军事对话协商,则基于其国家利益考量多少认为是朝着“改变现状”的方向迈进,对此自然并不乐见,甚而表示疑虑与反对。第三,台湾内部朝野在两岸议题上仍然严重对立,一旦两岸政治互信深化,特别是过度满足北京的期待,必将促使台湾朝野对立进一步激化。这也是为何马总统只能以中华民国宪法的定位宣示,做为台湾内部朝野与两岸间最大的公约数。四,两岸经贸交流效益在全球金融海啸与欧债浪潮袭击下,对于一般社会大众而言,虽然感受到两岸和平与发展的氛围,其对个人薪资所得增长或是失业率下降,乃至贫富差距缩小等关切议题,尚未显现出积极与显着的效益,是以全力落实ECFA的后续性协商,大力推动陆客来台自由行,强化外资与陆资来台投资……等,让台湾民众有感而受益殊为关键与迫切。第五,多数台湾民众只要想到两岸政治谈判,就自然联想到“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原则与目标,也使得台湾民众对于进行政治谈判未如经贸民生议题的协商支持度高。因此,两岸不仅要加强政治互信,更要加强两岸人民的互信,化解两岸民众的敌意与疑虑。这也是此次马总统在连任就职演说中最具新意之一的宣示。第六,虽然台湾方面并不排除两岸可就任何有助和平发展议题进行对话,但马英九在竞选连任时一再表明两岸和平协议谈判以台湾公投通过后为前提,以公投在台湾通过门槛之高,及两岸互动中之敏感(短期内北京难以接受台湾将两岸政治议题交付公投决定),未来四年内两岸签署和平协议都属于高难度与不可能任务。

  个人认为,事实上,未来四年两岸不能签署和平协议,并不意味两岸和平的维护与推进不重要,恰好相反,凸显两岸和平发展的形塑与巩固,与选择正确的管道与方式推进非常重要。吾人一贯认为,在巩固与深化两岸的政治互信,除了应该秉持“求同存异”与“同意歧见”的“一中各表”外,面对政治互信的深化与未来可能的政治对话,甚而政治议题的谈判。吾人认为,首先应将两岸政治性的沟通与对话界定旨在:为深化两岸经贸社会文化交流合作奠定基础;为增进两岸人民具体福祉权益创造条件;为两岸避免误判预防危机发生与危机管理建立管道;为两岸消除敌视对抗迈向和平互动打造基础。其次,效法两岸经贸互动交流的发展经验,先由简而繁,循序渐进,先求正常化再谈制度化。再则,除了仰赖双边沟通与对话外,更应积极思索将操之在己部分先透过单边作为展现善意,而对方也应积极抓住机遇以求形成两岸良性互动,而不是动辄以自身可以作为筹码,而向对方施压,因为机遇总是在相互等待与疑虑中不断流逝。最后,面对政治议题的对话,除了先极力落实两岸经贸社会文化等交流的效益,让两岸民众有感受益做为信心基础,也可先由两岸学者专家智库学者进行广泛私下研究与意见沟通,乃至共同研究,提供未来时机成熟时双方协商对话互动的参考。因此,短期内北京必然期待两岸的智库学者也能针对有关两岸政治定位、国际空间、军事互信、和平架构等议题开启沟通与交流。 面对未来四年的两岸关系,从今年三月的北京的“吴胡会”,到今年四月海南岛博鳌的“吴李会”到马总统的连任的520就职演说,明确提出“一个中华民国,两个地区”的合宪合法宣示。吾人认为,两岸应该正确看待与区分“政治互信深化”与“政治议题对话”与“政治协商谈判”三者的关系,事实上三者固然有若干相关,但絶非等同,北京现阶段最为关注的为政治互信的深化,而非政治议题谈判对话。吾人认为,现阶段的两岸关系政治互信深化有其“基础性”,因为政治互信不深化,北京在对台经贸、社会、文化……等深水区的协商上,乃至国际空间、FTA等互动上,很难务实以对,简言之,北京将政治互信作为对台政策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筹码。民生经贸议题协商有其“迫切性”,现阶段两岸协商与协议的落实仍然在经贸与民生议题为主。文教议题协商有其“必要性”,依据胡六点的顺序,第三点即为文教议题,相较于经贸议题为物质基础,此一领域则为精神文明与意识形态领域亦属重要,北京一贯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政治议题谈判有其“艰困性”,有关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在胡六点中固然属于重要范畴,但其排序则是属于第六点,事实上北京也深知两岸有关政治议题谈判,将涉及外在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现实,双边各自宪法与法律规范,乃至双方各自内部的政治考量,此一议题有其相当难度。从马总统的520连任演说,到习近平逐步接班后,展望未来四年除了要小心呵护避免和平发展格局生变外;也应进一步巩固与深化此一格局,并避免操之过急的冒进思维与作为,以破坏和平发展此一得之不易的成果。

  个人认为,未来两岸关系虽然可能开启全面性的接触、交流与沟通,但并不意味着开启了全面性的对话、谈判与协商。纵使两岸进行全面性的对话与协商,也不意味着两岸政治、外交与军事等议题,可以如同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等层面能短期内获具体结果与协议。检诸东西德、南北韩等分裂国家或一般国际上敌对双方,无论是签署结束敌对状态停战协定,抑或签署和平协定,其内容与要件不外乎下列诸项:双方正式宣布放弃以武力解决一切争端;双方互不干预对方内部事务,并停止破坏颠覆的不友善行为;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正常关系,且不得在国际上孤立对方;双方架设热线并互派代表,以确保沟通管道畅通;双方军事演习与军事建置调动应事先告知对方,并不得采取任何威胁对方安全之行为(如封锁);双方设立监督委员会进行调查工作,使军事互信机制得以建立。当然大多数的国家与敌对双方也都体认到,终止敌对状态、停战协定或和平协定,虽有助于和平,但不能确保和平,和平与稳定最重要系乎于自身的实力与追求共同的利益。当前两岸关系虽然与德国、韩国等分裂国家,乃至于国际上敌对双方的主客观情势有所不同,但任何的和平框架或是协议,必然要有效解决两岸的政治定位、外交空间、国防安全等议题。而这些议题也涉及到国际法与国际政治现实、两岸各自的宪法与法律规范、两岸各自内部的政治现实考量……等复杂因素。凡此皆非政治上的“搁置争议”或是“互不否认”阶段所能处理的。因此,未来两岸的关系如何一方面取法两德、两韩互动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也因应国际政经体系发展与双方内在的政经社会变迁,以建构出具有两岸特色的发展模式,殊为重要。

  以上口头报告都代表老师个人的看法,很多地方都不成熟,仅在这里野人献曝尝试一些大的分享,讲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张五岳(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长)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