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我的三位地理老师



  我195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广州中山大学地理系学习自然地理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屈指数来,从母校澧县一中出来到现在已有46载!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忆此生我之所以走上学习、研究地理学这条道路,实主要与我过去的三位地理老师有关。       

  一位是我的地理启蒙老师杜佳驹先生,他1949年在小学教我们的地理。记得那年冬天较冷,年终临考地理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家中火坑旁一面烤火取暖,一面温习功课,坑里燃烧的老树头有时熄灭冒出浓烟,熏得两眼泪水直流。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不懂得喜欢不喜欢地理,只知道死记硬背“陇海线与津浦线交汇点是徐州”、“陇海线与京汉线交汇点是郑州”……。第二天果然就考这些内容,我侥幸得了个满分,受到了杜老师的表扬,他在堂上宣布成绩时,还说了句“啊,地理大王!”的玩笑话。没想到,就是这句戏语,影响了我的一生。    

  说来也巧,初中(澧县中学,在母校今址)时遇到的地理老师刘泗英先生的课讲得非常好。她年轻漂亮,欢乐活泼,戴一副金边近视眼镜。她是当时校长廖鹏飞先生的夫人,负责全校少年儿童先锋队的组织领导工作。刘老师的课讲得有声有色,她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或动听的故事打动大家的心,吸引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把课室弄得满堂生辉。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两个事例:一次讲到淮河北边支流多、南岸支流少的特点时,她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画的图,数说北边“有颖河、淝河、沱河、还有一条叫……”,说到这里她有意地停了一下,接着双手向上一抛,大呼一声“喔呵(涡河)!”引得同学们大笑和兴奋不已。从此我就一直记得,淮河北边有一条重要的支流叫涡河。另一次讲到浙江宁波出产的床、柜等家什以精雕细刻为特色,她动情地对全班女同学说:“你们这些姑儿家(澧县话,音ga),将来出嫁时都买一套宁波家什吧!”又是一阵笑声。经她这么一讲,谁还会不知道浙江宁波有此特产?     

  高中(在城北旧天主堂)时的地理教师刚好是班主任薛祚煃老师。他的课讲得以严谨、准确为特色,几乎每堂课讲完最后一句话,下课铃声就响了。他开朗,喜音乐和歌唱。他导演的由我班10名女同学表演的舞蹈《十大姐》曾轰动全校。他还有一个特点,晚饭后常一个人背着手,在县城大街散步走一圈。1954年8月底的一天傍晚,我倚靠在临街家门的门柱边,忽见他散步径直向我走来,一进门就问:“都快开学了,为何还不去报到?”父母言及家中一时经济困难,尚未凑足学费(共l0元),他当即表示要向学校反映申请免费,叫我明日就去报到。以后每当想起这一幕,感激之情就涌上心间。另一件更让我终生难忘的事是,高中毕业前夕填报升大学的专业、志愿,我思来想去,不知该填什么才好,遂走进他住的小房间向他请教,他开口就说:“你喜欢地理,就报考地理吧!”这又是一句话,就此决定了我的前程及我一生将要走的路!

  今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及所选择的道路毫无悔意。不仅不悔,而且还感到幸福和自豪!因为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生命力很强和十分有趣的学科,它能为国家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我自己正是学习和基本掌握了这门科学及其学问的奥妙,才有可能为本学科某一小小方面的发展及有关实际问题的解决做一点实事。我深知,我之有今天,实和当年母校各位老师,特别是上述三位地理老师的教育、培养、激励和影响分不开。我感谢他(她)们,也一直记住他(她)们。值此母校百年华诞之际,我更加想念和怀念他(她)们。

  

  (原载:湖南澧县一中校刊《兰地》,2001年10月12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